
Image by Matthieu Rochette, from Unsplash
研究人员测试如何在鸟类身上存储数据
在一项新颖而奇特的实验中,一位研究者发现,鸟类仅通过声音就能存储和复制复杂的数据,包括图片。
赶时间?这里有些要点:
- 欧洲八哥模仿超声波来编码复杂的图像数据。
- 研究者使用了一个频谱图合成器来将图像转化为声音。
- 这只八哥复制了在相同频率范围内的简化声音模式。
领导这次试验的是YouTuber Ben Jordan,他通过观察一只被戏称为“大嘴”的欧洲八哥来进行的,这只鸟因其模仿声音的超高音调准确度而闻名。
本在他的视频中解释,他是通过使用一个特殊的工具叫做频谱合成器,将一幅简单的鸟的画作转化成一系列的高频音调来实现这一目标的。
“我在频谱合成器中画了一只鸟的照片,然后将声音放在我的手机上,以防万一喜鹊喜欢这个声音足够多,以至于愿意将其添加到他的词汇库中,这样他就能有效地存储和传输图像数据。” 本解释道。
这些研究者们的目标是确定这种鸟是否能学习并复制声音,基本上是将图像编码为声音。
结果是肯定的。当他们听取超声波录音时,他们发现这只燕子复制了声音模式的简化版本。
“这只小鸟成功地学习并模仿了它听到的声音,有效地传输了大约176千字节的未压缩信息。”本说。虽然不完美,但这显示鸟类能够通过它们的叫声储存并分享数据。
本解释说,关键的发现是有一种特殊的音频设备可以捕捉到人类无法听到的高频声音,包括192kHz的超声波麦克风,可以在不损失质量的情况下减慢声音的时间拉伸软件,以及可以视化鸟的歌唱的频谱分析。
本也指出,“假设这是一种使用10:1数据压缩比的可听文件传输协议,那么每秒几乎可以传输2兆字节的信息。”
对于那些对尝试类似实验感兴趣的人,本建议使用价格适中的工具,如AudioMoth超声波录音器,配有BirdNET-Pi软件的树莓派,以及由康奈尔实验室开发的免费Merlin应用。
本总结到:“你可以在自家院子里设置一个扬声器,并有可能用鸣禽来存储任何数量的数据,这太疯狂了。”